汽车新闻
俄罗斯汽车市场分析机构АВТОСТАТ的专家发布了最受俄罗斯居民关注的中国二手车品牌排行榜。该排名基于2024年6月开展的车主在线调查结果。
调查数据显示,在允许选择多个答案的问卷中,俄罗斯人最常考虑购买的中国品牌二手车是奇瑞(Chery),占比55.5%。哈弗(Haval)和吉利(Geely)紧随其后,分别占49.1%和46.6%。长安(Changan)以33.1%的支持率位列第四。
后续排名(数据接近):
奇瑞EXEED(22.7%)
力帆(Lifan)(22.4%)
奥迪达(OMODA)(21.2%)
坦克(TANK)(18.1%)
长城(Great Wall)(16.3%)
吉奥(JAC)(12%)
中国汽车企业出海俄罗斯的三大战略机遇:
1、从「价格优势」到「体系化竞争力」的跨越
中国品牌凭借全价值链本土化布局(如奇瑞莫斯科KD工厂、宁德时代本地电池供应),将成本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价格竞争力,同时以精准定价策略(较俄罗斯本土车型低30%-50%)快速抢占二手车市场主导地位。数据显示,奇瑞、哈弗等品牌在俄市场份额五年内增长近20个百分点,印证了「技术适配+成本管控」模式的有效性。
2、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的「双向赋能」
俄罗斯政府对中国车企的税收减免政策(如免除18%增值税)与本土消费者对高性价比功能性车型(如四驱SUV、长续航电动大巴)的刚性需求形成共振。中国车企通过B2B合作模式(如与俄罗斯银行联合推出低息贷款)深化市场渗透,典型案例包括吉利利用政策补贴实现市场份额三年内从15%跃升至28%。
3、从「产品出口」到「生态重构」的长期布局
中国车企已构建涵盖研发、制造、售后、金融的本地化生态链:以比亚迪为例,其电动大巴凭借自主研发的低温电池技术(-30℃环境续航稳定)和太阳能充电解决方案,在俄市政采购中占据60%以上份额;奇瑞则通过「3年保值率承诺」重塑二手车信任体系,推动品牌溢价能力提升。这种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正从单一市场拓展向全球化标准输出转型。
总之,俄罗斯汽车市场的成功不仅依赖短期价格优势,更在于中国车企通过技术本地化、服务场景化、资源整合化构建的系统性壁垒。随着欧洲供应链断裂风险加剧,中国汽车工业已具备从「区域参与者」向「全球规则制定者」跃迁的底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