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得前年我替哥们去看一辆所谓“准新车”,卖家信誓旦旦说才跑了2.8万公里。
当我钻进驾驶座,看到方向盘边缘都快变光了,心里那个“咯噔”啊——这哪是2.8万,怕是12.8万公里的“老将军”了。
二手车市场水深得很,尤其调表这事儿,早就成了行业潜规则。
买二手车最怕遇到的就是那种看着年轻,实际已经疲惫不堪的“整容车” 。
表显里程才几万公里,实际却已经跑了十几万甚至更多。
这种车不但使用寿命大打折扣,维修成本还高得离谱,买回家没多久就开始四处漏油、异响不断,简直是买了个麻烦回家。
我这些年在修理厂和二手车市场摸爬滚打,见过太多被调表车坑惨的老实人。今天就把几招实用的识别方法分享给大家,不求你能像老司机一样火眼金睛,但至少能避开那些明显的坑。
第一招:观察关键磨损点
说起识别调表车,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查保养记录。但现在这些记录也不难“处理”,所以我更相信眼见为实。车子跑得多了,有些地方的磨损是藏不住的。
方向盘、换挡杆和座椅,这三个位置是驾驶员接触最频繁的地方 。
方向盘皮革如果起皱、发亮或者变薄,基本就是高里程的表现。
记得去年我看的一辆号称5万公里的大众帕萨特,方向盘左下方都磨得见底了,拿手一摸那个油腻感,再看看脚踏板上的花纹都要看不见了,当场就拆穿了卖家的谎言。
驾驶员座椅边缘是另一个重点观察区。我教你一招,用手按压座椅的左侧边缘(驾驶员上下车频繁摩擦的位置),如果感觉特别松软,下陷明显,那就是高里程的特征。好几次我就是靠这一按,识破了那些表面光鲜的调表车。
还有一个很多人忽略的细节—— 车窗玻璃升降按钮 。
这个小东西使用频率贼高,长期使用后表面会变得光滑发亮,甚至印刷的符号都会磨掉。
前段时间一个朋友相中一辆号称3万公里的福特福克斯,我一看驾驶位门板上的按钮都磨得发白了,内饰其他部位又保养得特别好,这种不协调性一看就有问题。
第二招:蹲下来看脚踏板
车上有个地方,几乎所有卖家都容易忽略清理,那就是脚踏板。油门、刹车和离合器踏板的磨损程度,绝对是判断真实里程数的关键证据。
去年夏天,我陪表弟看一辆宣称只开了4万多公里的本田思域。
车看着确实新,内饰也挺干净,但当我特意蹲下来看踏板时,问题立马显现—— 刹车踏板的橡胶覆盖层已经磨穿了一个小洞 。
这绝不是4万公里能磨出来的状态,正常至少得8万公里以上。
还有一次,看到一辆7万公里的丰田卡罗拉,刹车踏板上的防滑纹路几乎全部消失,而油门踏板正中间都磨出一个小坑了。
我当场就问卖家:“您确定这车只有7万公里?
我看这踏板磨损得都能上高速跑到北京了。”卖家尴尬得只能老实交代,实际已经跑了16万多公里。
离合器踏板对于手动挡车型来说也是重点检查对象 。城市拥堵路况下,离合器频繁踩踏,磨损特别明显。一旦发现离合器踏板严重磨损,而里程表却显示很低,十有八九是调过表的。
第三招:轮胎侦查法
这一招算是我的独门绝技了,很少有人注意到轮胎能透露出车辆的真实里程。
首先看轮胎生产日期。
每个轮胎侧面都有一个四位数字的DOT编码,前两位是周数,后两位是年份。
比如“2320”就是2020年第23周生产的。 如果一辆宣称原厂轮胎、很少行驶的车,却发现轮胎生产日期比车辆注册日期还要晚,那就值得怀疑了 。
更重要的是对比四个轮胎的品牌和生产日期。正常使用的家用车,四个轮胎应该是同一品牌、接近的生产日期。如果发现四个轮胎品牌混杂、生产日期相差很大,说明车主经常更换轮胎,这与低里程车的用车习惯明显不符。
记得前年我看的一辆日产轩逸,卖家说只跑了3.8万公里,原厂轮胎从未更换过。
结果我一查,四个轮胎有三个是不同品牌,而且生产日期分别是2018年和2020年的,这根本不可能是原厂状态。
通过轮胎磨损程度和更换频率,我保守估计这车至少跑了12万公里以上。
科技辅助:数据不会骗人
除了肉眼观察,现在还有一些科技手段可以帮我们揭露真相。 第一个就是付费查询维修保养记录 。
只要10来块钱,通过车辆VIN码就能查到它在正规4S店的维修保养记录,里面的里程数据造不了假。
去年我就靠着这招,帮朋友识破了一辆“5万公里”的本田雅阁,查出来半年前做保养时已经9万多了,这半年又天天开,怎么可能只有5万?
有条件的话, 还可以用OBD诊断仪读取车辆电脑中存储的数据 。
虽然仪表盘上的里程可以调,但很多车型的ECU、变速箱控制单元等模块中会记录真实的使用数据,这些是很难被完全清除的。
我就见过一辆表显3万多的大众速腾,用诊断仪一连,发现变速箱控制单元记录的换挡次数相当于12万公里的水平。
买二手车的终极建议
说了这么多技巧,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: 买二手车最好带上懂行的朋友,或者花几百块请专业机构做检测 。我见过太多人为了省这几百块检测费,最后多花上万元修车的案例了。
如果你对车辆里程特别在意,建议购买有完整4S店保养记录的车型,虽然价格会略高一些,但安全系数大很多。
还有就是, 不要被超低价格冲昏头脑 。
市场行情摆在那儿,如果一辆车比同款同年份便宜太多,十有八九有猫腻。
二手车市场确实水深,但只要你掌握了这几招,起码能避开那些明显的调表陷阱。毕竟咱们买车是为了图个省心代步,可不是买个定时炸弹回家天天提心吊胆。
想起前几天帮同事看的一辆“准新车”,卖家拍着胸脯保证只有2万公里。
结果我用上面这几招一检查,内饰磨损明显,踏板花纹几乎消失,四个轮胎两个牌子。
卖家见我懂行,最后老实交代说:“师傅,您真内行,这车确实跑了9万多,我给您便宜点...”
哎,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, 便宜的二手车往往都是用真实里程数做的折扣 。希望这几招能帮你在二手车市场上少走弯路,买到真正物有所值的好车!
推 荐 阅 读
点赞分享
让钱和爱流向你